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当地时间3日清晨5点开始,由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已经陆续抵达日本。北海道、青森、岩手、宫城、福岛、茨城、千叶、伊豆诸岛等地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日本东海岸全线加强警戒。海啸最先抵达北海道东部沿岸,然后按照由北向南的顺序,在一小时之内陆续抵达其他太平洋沿岸县市。其中岩手县久慈市的海啸观测高度为40厘米,其余各地区均为20厘米左右。当地时间6时许,位于福岛县沿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受到了海啸的冲击。但目前并没有遭受损失的报告,东京电力公司也没有表现出紧张的气氛。日本气象厅表示,海啸高度没有达到发出警报的级别,因此只提前发出了低级别的“注意报”。但呼吁民众停止在海上的作业,并且一定要远离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3日发布消息称,为了解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核反应堆安全壳附近的损坏情况和辐射量,对地下设有压力控制室的“TORUS室”内部进行了调查,结果确认有两处漏水。这是首次在1至3号机组安全壳下方发现漏水现象。核事故发生后,为冷却熔化后掉落核燃料,东电持续向安全壳灌水。不过,此次调查未能确认发生漏水的具体位置。其中的一处漏水是因为从安全壳下方外侧通往TORUS室的一根细管道出现了龟裂。东电使用载有摄像头的远程操控小船调查安全壳附近情况,发现压力控制室外侧也有水从上方流淌下来。
视频:日本福岛:首次公布核反应堆画面机器人工作三小时即“失联” 来源:上海东方高清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日媒报道,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为降低2号机组安全壳内部压力而进行的“排气”作业很可能遭遇失败。据悉,该作业旨在释放蒸汽。这一结果也在东京电力公司作为事故未查明部分而一直开展的调查中首次得到证实。日媒:福岛核事故2号机组排气作业或失败图为此前机器人拍摄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图片。据报道,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第5天的2011年3月15日清晨,2号机组被认为位于安全壳下部的压力控制室发生破损,大量放射性物质漏出,导致众多核电站工作人员暂时退避。东电在前一天的14日晚9点左右实施了打开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辐射:从穿越星系而来的宇宙射线、核电站的核燃料到家里的大理石地板砖,从医院的X光机到阳光里的紫外线,从手机、微波炉、高压线到电视、广播台的信号塔,辐射无所不在。对此,也不必过分担忧,只有过量的放射性照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什么是辐射 辐射就是从发射体发出的射线。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种。 现实生活中,天然辐射无处不在,包括宇宙射线、土壤、岩石和饮水中的放射性元素、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元素钾-40等。人工辐射是人为照射的,常见的有做X光检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病、吸烟、看电视等。 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等)的形式向外传送。自然界中的一切
东京电力公司7日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行事故处理时被辐射量超过250毫希上限的7名员工中,被辐射量在此前未能得以确认的3名员工遭受308.93毫希~475.50毫希的过量辐射。这3名员工均为20岁~29岁的男性,体检结果显示目前尚未对身体造成影响。包括已确定遭过量辐射的3人,被辐射量超过250毫希的员工由此达到6人。另有1名员工被认为也遭受了过量辐射,有关方面正就此展开详细调查。由于在3月至4月的调查中并未包括5月以后作业中的被辐射量,测得数据恐将进一步升高。由于此次接受体检的3名员工吸入了放射性物质,其内照射量为259.70毫希~433.10毫希,远远超过31.39毫希~49.23毫希的外部被辐射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泰坦巨人普罗米修斯盗得天火将人类带入光明世界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而今天这个神话故事的“现实版”正在我们身边上演——一项被称为“人造太阳”、以解决能源问题为终极目标的核聚变能源研究已经默默开展了50多年。2013年6月24日,《国际核工程》网站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主体工程托卡马克装置综合体建设工作启动,该项目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很快,该消息被新华社、国家能源局、百度等媒体、网站、论坛纷纷转发。沉寂了许久的受控核聚变研究而今走进公众视线,恰逢中国加入ITER第十个年头。作为ITER项目七方成员之一的中国,在ITER项目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未来中国核聚变研
常见的核医学仪器包括Y相机、SPECT、SPECT/CT、PET、PET/CT。核医学检查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检查(PET、PET/CT、镓-67肿瘤显像、铊-201肿瘤显像),骨转移和代谢性骨病检查(骨显像),甲状腺结节、异位甲状腺、甲状腺癌转移灶、甲状腺炎检查(甲状腺显像),嗜铬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等神经内分泌肿瘤检查(碘-131-MIBG显像),胰岛素受体的检查(奥曲肽显像),术前前哨淋巴结显像等。据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接受核医学检查,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数字逐年上涨,但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核医学中使用的每一种放射性核素在临床应用之前,都经过了
近日,环保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技术组组长景立新研究员一行到我市就全国污染源普查准备工作开展调研,我局相关处室、环科院、监测中心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景立新组长传达了环保部领导对普查工作的要求,介绍了环保部普查办的组建情况,普查方案的编制情况,调研的目的、主要内容。我局总量处介绍了本市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本地化调查的设想。监测中心介绍了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情况,生活源、移动源废气排放活动水平及调查方法,扬尘、VOCs等排放清单调查方法、核算方法和经验。环科院重点介绍了本市入河(湖、海)排污口调查方法和经验,以及对重金属等的调查设想。会上,还就普查指标设置、调查方法、技术路线、技术手段、
关键字:电离辐射 警戒带,警戒带,电离辐射
颜色:黄白相间,红色文字“当心电离辐射 严禁进入”
材料:涤纶布
规格:
特点:电离辐射特有三叶符警示符号和标语
用途:在工业探伤、石油勘探等使用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场所中需要隔离划分出监督区和管理区时使用。
产品名称: REN500T 伸缩式长杆放射性巡检仪
产品描述: REN500T是手持式仪表可用来监测X、γ辐射剂量率。用于各种γ辐射场或环境γ辐射的监测工作。仪器配有伸缩长杆,可用于测量人员不易到达或有较强放射性存在的场所,为使用人员提供有效保护。此外通过配套的RenRiRate辐射剂量管理软件可将存
产品名称: REN-3He-N 中子剂量当量率探头
产品描述: 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
产品名称: REN310 在线式辐射报警仪
产品描述: REN310型立柱式辐射监测系统,主要用于放射性监测场所的行人或行包通过的监测系统,采用大体积的闪烁体探测器作为探测器,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灵敏度高,误差小的特点,适用与核应急等特殊的放射性检测场合。该系统主要由安装在现场的立柱和远程计算机系统组成。立柱内置的
产品名称: REN-2GM-H 双GM管超高量程射线探头
产品描述: 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况下就地给出声光报警。 1、测量射线类型:X、γ射线2、探测器:2个GM
产品名称: REN600 表面污染检测仪
产品描述: REN600Bα、β表面污染检测仪采用闪烁探测法,用来检测放射性工作场所和实验室的工作台面、地板、墙面、手、衣服、鞋等表面受α或β(γ)放射性污染的程度,也可对密封型α、β同位素泄漏水平进行检测。仪器具有较高的探测效率;此外通过配套的 RenRiRate辐射剂量管理软件可将存储的数据读
产品名称: REN300B 放射剂量报警仪
产品描述: REN300B在线辐射安全报警仪是一种新型的x-γ辐射连续监测报警装置,它采用特殊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自动显示和超阈值报警等特点,能实时给出xγ辐射剂量率。考虑到现场操作、应急快速响应的需要,主机安装在辐射现场,实现实时监测与就地报警,通过RS485通讯实现总控制室自动监控。
电离辐射警戒线,电离辐射警戒带,表面污染测量仪,表面污染仪,表面沾污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表面沾污测量仪,表面沾污检测仪
上海仁日辐射防护设备有限公司(Shanghai Renri Radiation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上海仁日科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69515711 手机:13818065015 传真:021-69515712 Email:market@renri.com.cn
QQ:1993509414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509号福瑞大厦516室 邮编:201824